世上的國,成了我主和祂基督的國,祂要作王,直到永永遠遠。(啟十一15下。)
以色列人向神要求,立一個王來治理、管轄他們。這事雖然令神不喜悅,但神也借這環境來訓練祂所愛的以色列人。神用一個消極的王-掃羅,來管教以色列人。使他們看見,以王來頂替神不是一件蒙福的事。然而神最終的目的,是要興起大衛,借著他建立一個國度。當神揀選亞伯拉罕時,祂的目的不是要得著單個的人,甚至不是要得著一班追求祂的人;神的目的乃是要得著一個國度。聖經啟示的終結就是一個國度。啟示錄十一章十五節說,‘世上的國,成了我主和祂基督的國。’在新天新地同新耶路撒冷裡,將有神永遠的國。即使撒母耳至終達到了最高的地位,神還沒有達到祂的目標。撒母耳是一個合乎神心的人,他知道在神的心中有一個願望,要得著國度。然而神要借著大衛,而不是借著撒母耳,帶進國度。
◎一個人達到高位時,肯不肯讓別人與他同等或在他之上?這總是個問題。你若是撒母耳,你會容讓任何人與你同等,或在你之上麼?撒母耳是純潔單一的,他完全不為自己尋求什麼,他不尋求自己的利益,他的心只為著神和神的選民,此外別無所顧。因著神的心複製在撒母耳裡面,撒母耳就不顧自己的利益或得著,末了撒母耳一無所得。當百姓要求撒母耳立王時,撒母耳心裡不喜悅。但這不是因為他兒子的緣故,而是因為百姓想要頂替神。撒母耳所關心的,不是自己的兒女,乃是神的百姓,在這樣的情形中,神很容易把國度帶進來。今天神也需要這樣的一班人,不是關心自己的利益,而是關心神和神在地上的權益。(參撒母耳記生命讀經,53~57頁。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