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17日星期二

第十課 《週二》祭司和君王職任的恢復

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,和他的弟兄眾祭司,並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,與他的弟兄,都起來建築以色列神的壇。(拉三2上。)

在這些被擄歸回的人中,為首的乃是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,並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,(拉三2,)這兩個人的身分是很特別的。借著參考別卷書,像哈該書、撒迦利亞書,我們得知約書亞(即耶書亞)是那時的大祭司。而根據哈該書的記載,所羅巴伯是猶大的省長,也是王家的後裔,大衛的子孫。在主耶穌的家譜中,記載著所羅巴伯的名字。這說出神吩咐被擄的人歸回,不僅是為著重建聖殿,也是為著給基督生在伯利恒作預備。(太一1213。)這兩個人,約書亞是代表祭司職任,而所羅巴伯是代表君王職任,這也給我們看見,祭司與君王和神殿與神城的恢復有關聯。古時,在會幕的建造裡,摩西代表君王的權柄,亞倫代表祭司。在聖殿的建造中,所羅門代表君王,大祭司代表祭司職任。到了恢復建造的時候,還是有這兩種職任,就是祭司與君王職任。而在原初的建造裡,第一需要君王,第二需要祭司。但在恢復的建造裡,第一是祭司,其次才是君王。君王是為著神的權柄,祭司是為著與神接觸並被神充滿。(參神殿與神城的恢復,2122頁;馬太福音生命讀經,5253頁。)
◎神殿的恢復建造,不僅是上來的問題,也不僅是歸回的問題。恢復的關鍵,是在於祭司和君王的職任。我們是否真在祭司的職任裡?是否真在君王的權柄下?我們眾人都必須知道如何與主接觸,如何被主充滿浸透,如何一天過一天的被祂得著,這是我們所該注意的頭一件事-恢復祭司的職任。再後需要君王,就是神的權柄。召會的聚會應當有一種的情形,所有的弟兄姊妹都學習服在神的權柄之下。在我們中間應該有一種君王的權柄,我們都在那個王權之下。(參神殿與神城的恢復,2224頁。)

§天天與主接觸,被主充滿浸透;並學習服在神的權柄之下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