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25日星期一

第十七課 《週一》士師記與路得記

謹守訓誨的,乃在生命的道上;違棄責備的,便失迷了路。(箴十17。)

士師記十七至二十一章,記載以色列人墮落離開神,而帶進敬拜與道德上的混亂與敗壞:首先是以法蓮山地的一個人,名叫米迦,在自己家中設立神堂,又製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,並分派他一個兒子作祭司。後來但人搶走米迦的雕刻的像、以弗得、家中的神像、鑄像、和他的祭司,用這些在但城設立另一個敬拜的地方。這造成以色列人在敬拜上的混亂。在十九章至二十一章,以色列人更進一步在道德上敗壞,有了淫亂和兇殺的事,進而引起支派之間可怕的殺戮。所有這些敗壞混亂的原因,都因為以色列中沒有王,個人憑自己眼中看為對的而行。(士二一25,另譯。)可以說,士師時代是以色列歷史中最黑暗的一段時期。然而即使在這最黑暗的時期中,我們仍然能找到很少數的人,是主動揀選為著神的經綸的。也因著這些人,帶下了基督的出生。這就是路得記所記載的故事。(士十七~二一,太一56。)
◎路得記是士師記的附錄,與士師記的前半部同時期。士師記述說以色列慘痛的歷史,黑暗而腐臭;路得記記載一對夫婦佳美的故事,明亮而芬芳。這故事中的主角-波阿斯和路得,猶如荊棘中長出的百合花,又如黑夜裡的明星。路得屬摩押族,摩押是羅得的兒子,就是羅得與他女兒亂倫所生的後裔。(創十九3038。)申命記二十三章三節明示,摩押人不可入耶和華的會;他們的子孫雖過十代,也不可入耶和華的會。因此,摩押女子路得是被排除在外的人。然而,因著她尋求神和神的百姓,這使她嫁給神百姓中最敬虔的人波阿斯,生出大衛王的祖父俄備得,而成為基督的一個重要先祖。(參路得記生命讀經,13頁;馬太福音生命讀經,3940頁。)


§向神存著一顆渴慕尋求神以及神的子民-弟兄姊妹-的心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